首先,要討論出一個結果,就必定得先對問題提出定義,學校實行髮禁的定義就是:
「學生就學期間,出於為孩子好的意圖,與促進學校的管理效能,訂定校規,讓學生依其修剪頭髮,定期檢查,違者有相關處罰。」
滿滿的邏輯漏洞啊!我一句一句分析,危害就是從這些看似正確無礙的缺失裡,逐漸累積,最終造成大災難。(提醒:因為我是受害者,可能會有點激動。)
1.「學生就學期間」:
錯!什麼叫做學生就學期間!的確,我們從週一到週五都要上學,六日週休呢?這兩天我們也有自己的社交圈、也有自己的人際關係,學校憑什麼還規定我們的髮型,憑什麼!但是,髮型是短期不可逆的,所以就算放假,我們還是得受控制。有人關心過,我將流傳百世的相片看起來蠢爆了嗎?沒有!這樣對學生的生活有好處嗎?沒有!這樣有符合讓孩子認真讀書、快樂生活的概念嗎?沒有──!
2.「出於為孩子好的意圖」:
這裡所謂的好意有兩個,第一個就是──讓孩子專心學習。呸!髮型影響美醜,美醜影響人際,人際影響心情,心情影響表現,讓一個孩子醜醜的,才會影響學習!而且,學校不只要學習考試(注意,不是學習知識,下次再作專文說明。),還有一件重要的事,就是要學習團體生活,但是,長相好看與否,影響非常大!承認吧,此話雖然不中聽,但這是事實,我們都想反抗這點,但是現實就是現實,人們生來不一樣,無可反駁。而頭髮,就是我們身上與生俱來,唯一可以輕易改變的組織,可以透過改變造型修飾外貌,也就是可以遮醜,而不讓學生擁有髮型,就是幫助生得美麗、不用髮型錦上添花的人,讓他們輕而易舉得到關注,相對的,長相比較偏門、需要抓住髮型這一線生機的人,就只能淪於弱勢。學校不應該是注重公平的地方嗎?為什麼要讓弱勢的人更弱呢?如此看來,有些霸凌,學校就是幫兇!
第二個是生理的層面,例如染燙頭髮的藥劑,可能對發育中的人體產生影響。這種限制我完全同意。過。
3.「與促進學校的管理效能」:
不是有制服了嗎!還要怎麼管理?我認為,這是一種追求看起來整齊劃一的病態表現,所謂殺人誅心,管理者是想讓被管理者,因為有一樣的外表,進而達到讓被管理者一致化、弱勢化,最終產生服從心理。這是在集中營嗎?我們的教育已經很不重視個人發展了,連髮型都不能有點個人特色,到底有沒有把學生當人啊?
再來,自古,頭髮就是權力的象徵,同樣的一個校園之中,老師可以有各種不同髮型,學生則是千篇一律,這暗示著學生被剝奪了部份權力。如此一來,感覺老師就可以用高壓的方式,順利管理學生。看似很有道理,對吧?大錯特錯!髮型明顯不同,感覺起來就不是同一「國」的,這只是把學生推到老師的對立面,彼此疏遠、甚至對抗,最後,大都變成表面配合、私下暗罵,這算哪門子優良的學校管理,完全就是粉飾太平、飲鴆止渴,為短期達到成效的同時,對與之相等的壞處閉起眼睛,自欺欺人。
4.「必須訂定校規」:
誰訂的?老師?還是設計師?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呀。髮型明明是美學設計的範疇,甚至有心理影響的層面,竟然是讓一群老師、校長、官員決定大家可以理什麼髮型,太扯了。就像是去問北極熊怎麼化妝一樣……你知道我的意思,牠就絕對是外行嘛,就算不排除有億萬分之一的機率會表現得好,那也一定是奇蹟或是賽到的,完全不足以當作標準。尊重專業很難嗎!去問設計師和心裡醫師,我相信,他們的答案會非常不一樣。
5.「讓學生依其修剪頭髮」
月有陰晴圓缺,人有高矮胖瘦,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髮型本就不容易了,現在還是強制規定的,就那麼一小丁點的套路可以變化(女生可以留長些,稍好一點;男生則不外乎就是平頭和小平頭,自然捲的另當別論),這不僅是讓學生難看,更是讓學生們少了摸索打扮的趣味,並剝奪了經驗累積的過程,所以,我和很多男人一樣,都是有些年紀之後才開始認真打扮自己,在這一點上,制服造成的影響也是同樣的,但是衣服可以試穿,一個小時可以換30件,不難上手,頭髮的試剪,一年15次就已經太多了吧,以至於,髮型雖然重要,但是找到適合的設計卻非常有難度,又沒有從小練起,所以常常被忽視,這是個注重個人行銷的時代,美感訓練是很重要的!日常中就能使人體會美的好處,比什麼講大道理的美術課程,更能引人入勝。
6.「並定期檢查」:
從七歲開始,國小到高中,一共12年,每個月檢查頭髮,早已成為例行公事,如此潛移默化,從此,我以及一大票人,就對如此的髮型麻痺了,幾乎誤解成,頭髮是不是天生就長成這樣子,根生蒂固,不容改變,以至於,在沒了髮禁之後,我幾乎還是繼續到同一男仕理髮廳理髮,髮型怎麼沒變過。啊!我錯過好多啊!
而寒暑假雖然沒人檢查,但是假期之中只常見兩種選擇:我是第一種,任憑雜草重生,開學前依照校規理髮。第二,因長期壓抑,而嘗試一種特別誇張的髮型,刺蝟頭、玉米鬚、爆炸Q……結果更慘!超不適合,醜爆!
而且,例行公事的剪髮,會衍生出另一個重大的問題──我變小氣了。因為剪髮的目的只剩把頭髮變短,所以很不願意花錢。有一陣子,我甚至都給媽媽剪,省錢嘛,難看的程度也差不多,檢查會過就好。有一次媽媽沒空,我就給姊姊這個新手剪,我想說她的手很巧,會畫畫又會做模型,可以信賴,五刀之內就剪壞了一個大洞,我還得趕緊跑到那家理髮廳請阿姨補救。題外話,我記得那一天,剪髮的阿姨是個新來的,在我坐定之前,她正在電話中跟老公吵架,還偷偷擦眼淚,之後,她看我頭上少了一個大洞,就問我怎麼回事,我為了面子,就說:「因為我……我邊睡覺邊吃口香糖,不小心吐出來,黏到枕頭,我一轉頭,就黏到一大片頭髮,只好剪掉了。」然後,她就大聲恥笑我。唉,能讓她一掃陰霾,也算功德一件了。有一次我甚至自己剪,下場一樣慘。就算有了經濟能力,我還是捨不得花錢剪頭髮,打出生,只上過三次髮廊,但那還在嘗試階段,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,花了錢,結果卻都不滿意,惡行循環,我更不喜歡去髮廊,離專業更遠了。
而衍生之中還有衍生。為了髮禁而去髮廳,是不需要討論的。坐下來,說:「短一點。」(省錢、高效)阿姨剪,結束,付錢,道別,走人……沒一絲情緒波瀾。但是,因為我幾乎都去同一家,以至於就算大學沒了髮禁,我還是不需要說什麼,只是阿姨會自動少推一些而已,大抵上就是長一點的校規版髮型。後來,愈來愈多人都有髮型,我也想為髮型爭取一些變化,想不到,卻害羞得不得了!坐到美髮椅上,只能說:「兩邊短一點……」、「不用怎麼推……」、「看得到頭皮一點……」、「上面長一點……」、「感覺直直的」、「留一點後腦杓」……,天啊,我到底在說什麼啊!二十多來年放棄的權力,如今拿在手上,竟然不敢使用,好像爭取「美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一樣!怎麼會!不應該啊!我竟然在無形中被消磨了為自己爭取身體美的能力,真的、真的太可惡了!
7.「違者有相關處罰」:
這是讓我以及許多人被控制的重要關鍵,獎懲制度。當規定不符合邏輯時,該邏輯所衍生的對錯自然謬誤,但是,校規強制處罰頭髮不合規定的人,每個月一次找挑戰校規的人麻煩(有的只是忘了剪髮),罰站、打手心、甚至老師直接拿剪刀剪,強勢冠以壞學生的稱呼以及印象,這行為實在非常惡劣!並且,這也就是表達了校規的立場,就是變相鼓勵大家順從,無疑顛倒了是非,但可悲的是,用作管理的手段,卻有立竿見影的成效,反正頭髮還會長出來,只要照做,就不會被瞎嚷嚷老師找麻煩,如果成績還不錯,更能順勢被稱為好學生,何樂而不為呢?
其實,事實正好相反,在正常的社會裡,沒髮型正是落後的象徵。十幾二十年,習慣慢慢蠶食著我們,錯的變對的,帶來一種,一輩子維持如此也無謂的感覺,根本就是大型洗腦現場!照著校規做,然後醜醜的,這才是處罰!把我逝去多年、本該擁有的帥帥髮和美美日常照還給我──!
最後,經過我有些過晚的覺醒,雖然還是捨不得在剪髮上花錢,但已在支支吾吾、詞不達意的溝通中探索了七八年,終於在今年,二〇二〇,成功與男仕理髮廳的阿姨溝通成功,一舉剪出滿意的髮型,耶!呦呼!CELEBRATE!我知道,大家,尤其是男性,一定很都想知道,我精益求精、字斟句酌、去蕪存菁的剪髮設計需求,到底是麼樣的金科玉律、金玉良言、金字招牌,我在此,就毫不藏私地告訴大家──
「阿姨,兩邊往上推五公分,鬢角自然……啊,斜剪好了,還有,上面要澎澎的,謝謝。」
哼,我知道你在想什麼……但是,我的努力是不容質疑的啦!
剪於3/21,寫於4/16,20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