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開始是在YouTube看到的,日本綜藝節目中,有個探訪達人的單元。來賓中一個看起來有點愣愣、清秀的女星森川葵,竟然可以在短短數分鐘之內就習得達人的絕技,無論是射紙牌、扔陀螺、轉花盤、盅骰子、打水漂、抽桌布……全都在短時間攻克,簡直有寫輪眼,被網友們稱為宇智波葵!
節目中各種挑戰千變萬化,內容很豐富;森川葵展現拷貝能力當爆點,讓節目更是精彩;達人們也各有各的個性,傻眼時的表情更是令人捧腹。讓我忍不住找更多來看。
直到一次,她挑戰浮紋水染白布鞋,只見她信手把顏料灑入水中,按照達人的教學放入白鞋再拿起來,圖案立即完成,眾人加上她自己都覺得染得非常好,畢竟我是學設計美術的,一眼就看出那不過是染印上去而已,與達人的經驗與美感天差地別。這才讓我深思──
森川葵之所以能開寫輪眼,背後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?我將分作兩個假設,細項討論。
假設一:節目的一切內容皆屬真實。那麼可能有六個原因。
(一)達人們傾囊相授
節目裡請到的達人們,雖然實際能力高有別(例如玩劍球的老先生真的很厲害,抽桌布玻璃杯不倒的,就有點遜了),卻都願意完整教學所研究出的方法,毫不藏私地教學。
大家都知道,從無到有是最困難的,需要經歷過長時間的摸索與無數的錯誤,這才能成就出一套高效精準的技術。而短時間的教學,必定是去蕪存菁的精華,學習的人只要依循即可,讓一次性的複製,成功率概率變得非常高。
(二)森川葵個性可塑
可是怎麼別人都學不來呢?就她會。
我以節目中的動作表情來觀察,森川葵有一種愣愣的傻大姐氣質,或許就是因為愣,所以可以心無旁鶩地相信並按照達人的指示來操作,不想著偷懶,也不會自作聰明,能一步一步做到位,最終便能夠重現達人的動作,完成挑戰。
(三)職業加成
深川葵雖年輕,卻是有多年演出經驗的專業演員,演員就必須達到導演的要求,對於觀察與模仿必有研究涉略,更能幫助她精準複製動作。
(四)達人緊張
相較於森川葵玩票性質的挑戰者身份,達人們要守住的是自己賴以為生的金字招牌,心理壓力的差別是很巨大的。體育主播常說:壓力在領先者身上。就是這個道理。
壓力會導致達人表現不佳,而沒什麼好失去的森川葵以平常心發揮,造成森川葵的表現多次接近、甚至超過達人,讓她顯得更加厲害(例如射撲克牌的最後一關,要穿過幾釐米的隙縫,達人射了199張才成功,她卻只要191張),只要能看見他們身上背負的東西,就會知道,看不見的力量足以決定當時表現的差異。
(五)寬容度
如果一個外國人來台灣玩,會說「謝謝」、「再見」、「不好意思」,就足以讓菜市場的歐巴桑大為感動了,如果還會背「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……」歐巴桑們不把他拉回家吃飯都不好意思。
森川葵畢竟是外行,就像是那個外國人,明明幾次只有六七分樣子,例如水染白布鞋和耍惡魔棍,成品和幾個動作明明不到位,大家也就給過了。對一個從零開始的人,有六十分就夠了,然而達人沒有次次一百分就會被說成打臉。明顯一邊寬容,一邊嚴格,用較低的標準,襯托森川葵的能力。
(六)一次性
這一項論述是原自於我看了森川葵挑戰射箭,最後一關,要把箭射入一根不比箭粗多少的管子裡,直到天都黑了才挑戰成功,她也不禁激動落淚。
淚水可能來自巨大的成就感,或許還有節目壓力,但還有一點,她自己也絕對明白──錯過這一次挑戰的機會,極大可能就不會有下一次了。
節目對於森川葵的要求,只是一次性的成功。然而,達人之所以為達人,重點在於持續性的輸出,每次表演、每次比賽,非得有一定水平,否則就是砸了飯碗,沒法子混了。節目過後,若要森川葵在沒有達人教導下重現任何一項技術,我認為,絕對無法比節目中更短的時間能達成,更可能的是以倍數增加。
第二個假設:節目的一切內容皆是效果。
如果一切都是節目效果,那能用的手段多了,不用、也難以深究。雖然森川葵的表情有時候後略顯僵硬,我看著可能是綜藝感不足的尷尬,不像有問題。但是我之前愛看的「矛盾大對決」也被爆出作假(老鷹和遙控車那集),我也就不把話說滿了。
結論:
森川葵本身的觀察與學習能力不容質疑,但身為爬格子、練過畫、研究過創作的我,同樣是在時間中慢慢精進,看見達人們多年的心血淪為被觀眾調笑的對象,愈看,心裡愈是不捨和傷感,只因為一次性拷貝技能與達人的日積月累的技術,有本質上的差別,卻少人注意。
寫輪眼之於森川葵,是觀眾們賦予她的稱號,娛樂性大於讚美意義,足可以用來表達對森川葵為大家帶來歡樂的尊重,不必過份尊高,絕對不能忘了,達人也是其中功不可沒的一環。
有更甚者,竟倒反過來,以此森川葵的表現來蔑視達人的努力,調侃嘲弄,如此的行為,不免過於輕佻,而顯得糊塗了。
2021/5/1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