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記 / MISCELLANEA

 
 2024/1/25: 
 
 2024台北國際書展,本來是想跟往年一樣,逛攤走一天,朋友讓我下載書展的APP,所有活動寫得很詳細,結果我去了兩天(22,23),聽了九場講座。總共分為三個部份:

1. 兩場藝術家駐村的體驗分享:法國安古蘭和北九州漫畫博物館。是為了之後的小說做準備。
2. 繪本/圖文作家分享:Suzy Lee、《食常物語》、五味太郎(意外讓我親眼見識活動會場的慘案)、《貓房子》。為了畫插畫的小興趣。
3. 其他:歐洲飲食、清代小偷(兩名學者根據史料寫的小說,但一點都不像小說,就是白話版的報告書……)。

最後,還到出版社的攤位,與我現任的責編第一次見面,好年輕呀,也順便看看我第一次被選參展的小說《竹掃帚博士》。這樣逛,基本都有位子坐,兩天加起來只走了18000步,比在家裡走走路機還少,完全沒有鐵腿。今天25日,是最後一天了,沒事可以去走走逛逛,聽講座,買書。
 
 2024/1/24: 
 
ADOBE真的是一個邪惡企業,Fxxk!

為了新書封面,1/19,我在ADOBE的雲端花了1098元(含稅),訂了月繳的ILLUSTRATOR設計軟體。昨天2/19跑銀行,行員發現我的VISA卡要到期了,幫我換了新卡。

今天2/20,一早收到一封刷卡失敗的信,刷的是昨天ILLUSTRATOR的款項。馬的,竟然是自動扣款!我正慶幸沒刷到,趕緊要「取消」軟體訂閱,然而網站竟然「無法進入管理畫面」所以不能取消,必須先處理完「刷卡問題」才能進入。

靠!你ADOBE都已經暫停了我的ILLUSTRATOR,完全不能使用了,根本沒佔你便宜,你卻汲汲營營用心計較,期待著使用者一時大意忘了取消,就立即強迫付費,真是臭不要臉,低級!

哼!先是停用我的正版軟體,又要強收我的錢,真不枉費我寫了一篇小說來罵你,剛剛好而已啦!

呼……吸……呼……吸……趕緊冷靜下來……快進入宣傳狀態……充分利用這個該死的巧合……

親愛的讀者們,想知道我對卑劣的國際設計軟體公司有多少怨氣嗎?請閱讀我的最新小說《大盜蒙太奇》,即將在2024年3月出版喔,敬請期待!

多花一千,不趁機廣告,我實在不甘心啦!
 
2024/1/24: 
 
經過四天努力,昨天終於把校好色的書皮檔案交出去了,好吔!(太久沒做設計了,好累喔)。

途中經過「亂調亂印比較法」,「掃描改色比例法」,「數學公式演算法」……全都沒用。重點還是要靜下心來,仔細看印出來的樣稿,慢慢發現缺點的成因,之後再把小缺點一一解決,調對比、飽和度、去雜點……,終於變得還不錯了。

另外我還發現,去年的昨天,我正製作這個封面的書背,這事情實拉得有點久呀……。而去年的今天,我和爸媽都中標新冠,恐怖的回憶湧上心頭,感覺冬天變得更冷了……
 
2024/1/18:  
 
書皮打樣來了,顏色太暗了,螢幕調原始檔,卻有色差,兩天沒辦法定案。突然想到一招,「掃描器」打開!把書皮掃回電腦再調(齁優,我真的聰明吔),希望一次到位。(之後再回報成效如何。)
 
2024/1/16: 
 
2024年過去兩週,許願瘦十公斤的我,這兩天終於有些節制,減少份量又吃得清淡些……一回神,發現自己在蝦皮逛著繽紛漂亮的小盤子、小碟子、小碗。買尬!一定是潛意識狂拉警報了,要我用「視覺」彌補「味覺」的不足--呵呵,人類真是一種奇妙的生物。
 
2024/1/14: 
 
昨天坐機捷回大園投票,順便去玩。下車才發現「橫山書法藝術館」不在「橫山站」,在下一站「領航站」。看了兩個展覽,呃……一言難盡,不如看房子和室內設計,好看很很很很很多,所以拍了很很很很很多。
PS 領航站旁邊都是別墅、豪華公寓、大樓,還有很多正在興建的,橫山站則是一片荒蕪,不用出站就知道不妙。
 
2024/1/11: 
 
吃到一種很新奇的柑──帝王柑!(奏~樂~)
它個頭比橘子小,比柳丁大,皮薄多汁,果肉是透亮的淡黃色,漂亮。纖維微乎其微,口感非常細膩,幾乎吃不出橘絡的存在,更沒有苦味。味道是非常清爽、清香的甜,幾乎沒有酸,入口還有種清冽的涼感,很迷人。
如果要認真形容,就像是冰鎮橘子果醬1:1調純淨水,有種「微糖去冰」的感覺,優雅又好吃!(附上抒情版本的形容:就像,幸福時回頭一望,忘卻了酸澀與苦楚,剩下淡淡的淡淡的甜,還有心梢的一絲……微涼。)(不是微疼。)
現在應該是當季大出,沒吃過的人,可以去市場找找看,真心推喔!
 
2024/1/7: 
 
昨晚,家裡的龍血樹一年一度開花了!好漂亮!好香!香得我頭暈腦脹,昨晚整個有喝到假酒的感覺😵‍💫。還好,早上花又「收」起來了,好神奇,正好不影響我做事,真是善解人意吔。
(晚上拍的,光圈和ISO都開超大,顆粒顆粒的,感覺也不錯。)
 
 2024/1/6: 

跟爸媽到到陽明山花卉試驗中心看茶花展,才第二天,有很多花苞還沒開,有的卻已經枯了???沒有很好看,只好靠超大特寫去蕪存菁,營造出浪漫的氛圍。

 
2024/1/5:

責任編輯修改的封面說明文:
「 創作新星圓角 」
大叔喜迎2024年第一次害羞(上一次是在……?)

 
2024/1/1:

2022年2月,《竹掃帚博士》出版前,我第一校就改了265個地方、第二校還改了二三十個,都快送印了,還想自己搞個封面……。

愈想完美,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愈多,期待落差很大,真的是很崩潰。

2/27,我帶著我的書,坐火車到貢寮拜訪畫家朋友。他帶我到處走走,一起看山看海,聊聊天,他對我說:做喜歡的事不要有壓力。

簡單的話像醍醐灌頂。一直很宅的我,想先從到處走走開始做起,慢慢放鬆,3/5我就買了一台RICOH,還有兩個電池。

然而只出門了幾次,就放進了防潮箱,中間還被拿來翻拍作品(哈!初衷咧?)。直到2023年尾,手上的小說進入排版,我才真的放鬆,有了想出門走走的感覺,也這麼做了,感覺果然很不錯。

現在2024了,必須有個新年新目標,就是:帶著我的相機,多多出門走一走,拍幾張照片,吃點沒吃過的東西……要是能再減個十公斤也不錯。

 
 2023/12/31:

總算在2023年內把《大盜蒙太奇》排版前的一校稿交出去了!輕鬆!

昨天帶著馬來西亞來的大學同學去萬華、士林吃了六家必比登、拜拜、看展、逛樂園、爬山、逛夜市。我們約早上,按照慣例,他還是遲到了……

我在捷運站裡等,晃來晃去,突然間,手上的邪教小說突然文思泉湧,各種創意浮現,感覺大腦在發光!本來希望他早點來,後來反而希望他再晚一點也無所謂(直到肚子太餓,想不下去,才又希望他快點出現)。

細想才發覺,我邪教小說已寫了一年,不斷小卡的最大原因,正是因為我一直心心念念著《大盜蒙太奇》的進度,交出一校稿後身心放鬆,反而能更加專注,瞬間打通任都二脈……可見還是太緊張了呀,放輕鬆才更有效率,必須拿出小本本記下來。

 
2023/12/30:

充行動電源。
我:「怎麼這麼快就充滿了--」
我:「法喜充滿!」
我:「我的天呀……」(因手上寫的邪教小說和自言自語而陷入爛哏的懊惱漩渦)

 

2023/12/24:

今天也湊熱鬧去信義誠品走走。
顧客:「請問2024年的日誌放在哪裡?」
店員:「2024的已經收起來了喔。」
是在給我巧妙個什麼勁啦,害我一時間很捨不得吔!

 

2023/12/19:

《大盜蒙太奇》正式進入排版前的一校啦,多了一台電子閱讀器,校稿法大進化:

1. 文稿存成MP3,鍵盤操作筆電播放。
2. 文稿存成PDF,匯入電子閱讀器。
3. 聽邊翻看,用觸碰筆註記。
4. 所有註記在電子閱讀器裡都有紀錄,再用WORD一次修。
雖然本錢比較粗,但是效率很不錯喔。

希望在2023年交稿,在2024順利出版,到時候再來好好慶祝一下!

 

2023/10/26:

到底要投稿哪一家才能「死得其所」啦!(罰寫:適適適)

投稿一次至少要等八週,加上我的無鉛玻璃心,自我療癒與自信重建都很需要時間……所以一次不中,我就會等上更久才能投下一家,一來二去,加上多重打擊累積,慢慢就誕生了「不投稿就沒退稿」的防衛機轉,愈來愈不想投……這是不行的!

但是出版社好多喔,出的書更多……就算我跑了好幾次誠品,逛翻博客來,還是不清楚那一家出版社的「風格」、「書系」、「出版路線」與我的作品最合適,至少有收稿的機率,真的很累……

於是,就在我的某作品又石沉大海之後(書名隱藏,免得壞了身價。就算日後有人猜對,我也不會承認的。),我決定了,直接把小說大綱丟進「ChatGPT」,叫她幫我找一家最合適、最可能的出版社啦!

出來了!出來了!答案出來了!──其中真的出現了一家我很愛、但是完全沒想到的出版社(我以為她們是專注於人文社科類),趕緊到她們的臉書一看,我咧,最新出版的三本小說作品,就跟我的這本類型很相似吔!

好的……跟投手確定好暗號,抬腿,甩臂,投出去了──!

千手觀音bless me,希望能夠進入好球帶……

 

2023/10/7: 

昨天10/6,看了宮崎駿新上映的電影,有非常濃重的「吉卜力前作回顧感」。

在電影《蒼鷺與少年》裡可以看到──
《螢火蟲之墓》裡的大火與逃難。
《借物少女艾莉緹》裡的憂鬱男主角搬到鄉下。
《龍貓》裡的樹叢隧道、集體尋找走失的人。
《魔法公主》裡很想吃人的動物、無奈的動物、可愛白色萌萌生物。
《神隱少女》的爬外牆並開彩色玻璃窗的橋段、一堆飛舞的碎紙張、金色日式拉門、逐漸亮燈走廊、有柱子的車站空間、一堆青蛙。
《天空之城》的大規模崩塌畫面。
《崖上的波妞》裡的一堆魚、與水融合的女人。
《風起》裡的戰鬥機配件。
《平成狸合戰》裡的變身失敗畫面。
《心之谷》女主角所寫故事裡的奇幻元素。
《霍爾的移動城堡》的流星火爆破式魔法、人與鳥的結合、排列整齊的軍隊、愚蠢但威武的國王。
《回憶中的瑪妮》裡與繼母間的磨合與和解、穿越時空的親情與救贖。

至於故事,吉卜力的前作,皆使用了許多象徵的手法,但《蒼鷺與少年》不同,作品裡的角色與場景感覺都「充滿了象徵」,感覺事件的推進主要是為了表達隱喻,情感的變化反倒是其次,這讓一切行為的動機、造成的後果都缺少因果邏輯,各個場景也顯得很飄渺,全串在一起之後,曖昧而懸浮,沒有流暢感。

看完這部作品後,思考了一天,我認為老爺爺真的要退休了,而這個作品本來就不想要表達故事,只是宮崎駿回望來路之後的一聲告別罷了。

 

2023/9/9: 

又跑到工地裡讀書了,體驗還是那麼的好。

下午去逛獨立出版書展,布篷、鐵管、木板,延續了「#讀字工地」的主題,熟悉的工地風格佈置再現,就在in89豪華影城對面的台北市電影主題公園,正是世貿書展裡我最愛的一區。
場地空間很充足,動線也安排得十分順暢,一路遇到有趣的作者和老闆,聽到好玩的故事,逛得非常開心,賣了詩集、漫畫、工具書,三本都超讚。
儘管天氣還有些熱,但是一進場拿兌換券就有免費的叭噗冰淇淋吃,現場還有POCAST節目、集點抽獎、講座、電影欣賞(額滿)等活動,讓我過了一個很愉快的下午。

9月10日還有一天,從早上11點到下午5點,看場電影之後去走走,很愜意。


2023/9/3:

手上的小說還沒寫完,還是要為下一本做準備。

昨天跑到金車文藝中心臺北南京館,聽講座蒐集素材,題目是「收藏有道——藝術估價師的故事」。

看題目和網站的簡介,本以為可以聽到藝術估價師的工作內容、專業知識、技能、經驗分享、實際案例……結果前一個半小時,都是說些有關藝術和藝術市場的基本認識、特殊拍賣品與拍賣價、講者喜歡的音樂(?)、猜贗品有獎徵答……與「藝術估價師」本身並無明確的關係。

在最後三十分鐘QA,立刻有位聽者提出我想問的問題。講者大概花了三五分鐘回答,終於提到重點,但也沒時間深入了……雖然人家辦講座是不收費的,我也並沒期望能一次滿載而歸,但是題目與內容只是擦棒界外球,著實有些失望。

 


 

2023/5/21:

下午往北美館聽演講,楊佳嫻×黎紫書×陳雪×甘耀明,非常精彩。我跟黎紫書的觀念非常一致,認為長篇小說必須精彩、精細、從頭寫到尾,又和陳雪對長篇小說有同等的熱情,楊佳嫻主持得很好,甘耀明很可愛。

傍晚與朋友往雄獅星空看「林怡芬」雕塑展,以詩人谷川俊太郎的作品為主題,感覺還有改進空間。